1.经过几周对于趋势的专研和尝试,总体来说是失败的(强势股做的太少了,杂毛轮动做的太多了)。核心原因为对于趋势强股的理解不够,尤其是强股一波上来上下震荡,进行换量调整的时候,然后关注就不够了。因为这个时候是轮动和中低位冲击较强的时候。而这个时候转做轮动卡位,导致的结果是又赚几个点,然后继续干轮动。然后忽略了趋势强股调整后的再次量能介入走强的机会。
2.而一旦趋势再次走强,往往领头的已经开始连续大阳或涨停,导致你错过最佳的上车机会又不敢去追,然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做板块其他股,但你做什么都没有做这个领头的好。风能的大金重工与金风科技,事后证明金凤就是杂毛。聪明资金从大金爆量连续缩量并企稳就会去尝试,再次启动加仓。这才是该有的趋势节奏。
3.上述2点产生的结果就是,操作始终就是在主流卡跟风,与非主流卡轮动杂毛之间滚动,导致的结果就是如以前一样,效率攻击性不够,虽然防守也行。导致无法产生持续单月甚至30点以上的暴击。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3点
1.提升对于强势股调整阶段的关注力度
2.已经调整后开始走强的先手试错
3.以及确认后的加仓拿稳。
上述3点,最核心的是第一点(这也是这段时间做趋势没做好的核心原因),后面两点都是理解第一点后的跟随试错和确认放大仓位。理解不了第一点,则趋势做起来会比较难。
如何解决第一点
1.绝大多数的热点绝不是一波或连续几天拉升就结束的,所以理解热点,理解一波拉升后强股调整孕育的机会,那么再次启动敢于试错和加仓。才能把这个第一点破掉。
2.如何寻找和关注强势股,这个并不复杂,但强势股巨大的波动比如涨停跌停涨停跌停再涨,会让很多人产生恐惧心理,导致不敢去做,但是这其实是机会。当然,能不能再次起来,需要指数,板块等通力配合,以及个股能够率先再次被认可。这需要理解力。
3.市场一段时间的热点就那么几个,强股就那么几个,珍惜每次爆量换筹的机会,当然也要尽力规避指数和板块个股该强不强以及技术死叉带来的调整或杀跌。
在模糊处不是死拿不放,而是敢于研究,敢买敢卖;在主升处,配合日K量能敢于持有;量不在价不稳,放弃尾端即可。
总的来说,要想做好趋势波段,就要提高对强势股的审美和耐心(爆量涨停跌停支撑再次走强等等),有余力再做杂毛的轮动,没有精力则放弃为上策。
一句话,审美要提高,对热点强股要敢于投资精力去研究,敢于指数和个股走稳去试错,继续调整则继续有耐心去关注,只有这样,反复去参与对比研究,你才会全身心的去修正你的技术和理解力,才会有机会去获得主升段的巨大利润空间。杂毛会浪费时间,阻碍进步。
所以强势股再次走强+指数板块共振=主升+效率。
复盘几天,总结就是还是要多做强势股,尤其是从企稳开始的试错到纠错或确认,反复做强股,心态大点,才出的来。
指数死叉,主流高位,缺少支持,这个时候做主升高标的突破难度是很大的,很容易接盘或者高位震荡。
研究的重点不是说还要去做这些涨了多波的川恒,云天化,或湖北宜化,或者川能动力,江特电机。
而是类似湖北宜化,川恒这种一路多波起来的规律,包括大金对于风电,你现在去做大金那肯定就有点迟。
比如一波怎么起来的,怎么调整的,怎么再次起来的。这里面很多都是很类似的起爆规律。
这个的意义是,对于以后发生的主流方向个股的指导意义。类似于冀中能源这样的大票后面是否有承接,能否煤炭有反弹;或者类似钢铁的太钢等;或者类似天然气的蓝焰燃气,洪通燃气,甚至首华燃气。当然也包括电力风能板块等是否能走出主升持续性,那么这里面大金,中闽这些如何走,毕竟连续高潮。当然也包括化工的几个补涨如氯碱化工等。
然后支持这些方向持续往上走的逻辑是否靠谱,是否资金持续买账等都要观察,强势股大跌不可怕,大涨也不可怕,甚至快速的爆量大跌反而成就了换手的换筹,为二波起爆做了更好的准备。类似这样的规律都要去总结。
那么在看盘时,每天指数量能怎么走,然后热点板块怎么PK走,个股怎么走,然后在你觉得这个热点会以高标继续突破的方式做,那就参与高标;或者以补涨方式做,那就参与补涨;或者都不看好,那就关注其他板块是否能崛起。
卡起爆的真正意义是,一旦指数和板块持续共振,一定要卡对主流核心股的起爆和跟随,
而这就需要技术提前去观察判断,一旦符合预期就上车,市场总会给答案的。
训练自己多做强势股,这里面需要的技术很深,真的比做轮动难多了,去历经成败得失,提高自己,才能做对强势股,得到效率。